• 您好,欢迎来到生命之歌!
  • 今天是:
蚕蛹创业征文

人有追求会快乐——作者/易静远

作者/易静远

谁能告诉我,走路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从没走过路,只是看到别人走来走去,十二岁以后更是无法坐立,所以我不知道走路到底是什么感觉。即使有人用语言把那种感觉形容给我,也许我会以为自己听懂了,但我未必真的明白那种感觉。
    虽然我是一个不会走路的女孩,但我是一个在哲学上、政治上、宗教上、社会上、历史上、文学上都有追求的女孩。对于有的人,即使我把那些追求讲给他,也许他会以为自己听懂了,但他未必真的明白那些追求。我相信各位读者不是这种人,而是可以深切理解我的人。我会把我的追求讲给你们听。作为一个残疾女孩,能够在各方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总是让我感到荣幸。我没有具体的工作,我愿使自己成为一个象征性、符号性的人物,在世人的精神世界挺立。而要成为一个并不只是坚强,而是一个高尚的、散发光芒的残疾女孩,我需要提升和进步的还有太多太多。我要不断追求并完善的,如下:
    在哲学上,我的追求是:认识到一切人、事、物存在的价值,并充分利用那些价值。由于个人的智慧有限,人们总会觉得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没用,甚至有害。其实我们应当相信,大自然总是在帮助我们,我们只需要接纳、感受命运的一切,清静无为,把遭遇的一切都视为礼物,常怀恭敬和感恩,并顺水推舟地主动做一些关键的事。怨恨,其实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只因看不出苦难是生命的营养、灵魂的良药,无法理解命运的各种安排,才会产生怨恨。现实的一切都没有错,有错的只会是自己的认识,关键在于改变自己。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当成坏的,一堆草,你觉得不好吃,无法下咽,可它却是牛羊的美餐。有一句话是“存在即合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合理即存在”,合理的就是存在的,因为合理了才存在,不合理的根本不会存在。大自然总是悄无声息地,将世界推向更合理的地方,让世界发展得更完善。我们现在的人类,能如此发达,也是历史上无数人付出和牺牲的结果。因此,如果现实给你的是一堆草,请不要抱怨,不要总说草如何难吃,而应当拿起这堆草,去喂牛,牛吃饱了,有力气给你耕地了,你就能种粮食,就能种出好吃的东西来了。理解命运,接纳命运,让我们不做没有用的抱怨,但并不是搞宿命论。如果搞宿命论,那你只能是吃草,不会想到用草喂牛,也种不出粮食来。因此,世界未来会如何发展,仍然需要以一颗灵活的心,去领悟、去把握,而不是傻等。

 

在政治上,我的追求是:照顾、维护每个人的感受,让每个人都感到舒服。我是相信大同社会的。我认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比如所有人都可以生存,都可以受教育,都可以选择不同的信仰、持有不同的观点,都可以发展不同的文学艺术、有不同的娱乐方式,在各方面的权利都平等、机会也都均等,这些是可以实现的。当我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丰衣足食,可以在家里读书学习,可以用各种方式娱乐,可以欣赏外国的文艺时,我真的感觉,全人类亲如一家的那一天,世上各种争端得到解决的那一天,迟早会来到。人,都是有发达而敏感的神经的,有的时候,一点很小的疼痛都会受不了,虽然应该让自己有接纳疼痛的能力,但不应主动让别人痛苦。

了解政治的人都知道,政治上有各种概念,有各种制度、理论,还有各种名词。这些概念总是给人们带来非此即彼的选择。但我认为,一切政治上的概念,都要用来照顾每个人的感受,不能为了概念而不顾每个人的感受,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的。这世界上,不光是你有感受,我有感受,大家都有感受,一件政治上的好事,就是维护每个人感受的事。一个高尚的人,也是能维护每个人感受的人。但是,如果少数人出于欲望而伤害大多数人,这种时候,就无法维护每个人的感受了,只能打击少数人,维护绝大多数人,这时的打击只是手段,维护才是目的。

和谐与自由,都是人们需要的,都源自每个人的感受。我们必须要有生存权,必须要有和谐。比如说,日本侵华,就给中国造成了三千五百万的伤亡,然而近代的中国,不止经历了日本侵华,还遭受了多次入侵。每次发生战争,都是老百姓痛苦不堪、颠沛流离,不仅过不上安稳平静的生活,财产遭受损失,连生命都受到威胁。和平,真的很宝贵,值得人们珍惜、爱护。生活幸福的我,总是对军人很感恩。不过,我的要求并不低,不是说只要不打仗就什么都好,人们在选择上的自由也很重要。如果国家非常强大,没有任何战争,但是人们只能拥有一种思想、持有一种观点、欣赏一种艺术,那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单调乏味的。我认为,如果没有和谐,也就没有自由,生存都成问题,谈何选择?可如果没有自由,也就没有和谐,人们都不能做想做的事,就会破坏稳定。从我个人的角度说,我生长在和平环境里,虽然身体残疾,但也没受过特别大的苦,我从小到大欣赏古今中外的文艺,了解古今中外的思想,西方的古典歌剧、古典芭蕾,中国的唐诗、宋词,都让我感叹人类的创造;基督宗教的美丽、佛教的慈悲、道教的自由、共产主义的赤诚,都让我感受世界的美好。如果国家动荡,将威胁到我的安全;如果社会封闭,我就会失去很多乐趣,也不能产生现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思想。有了和谐我们就自然想拥有自由,这就跟吃饱了饭自然想唱歌一样——要是为了吃饱饭而不唱歌,那实在是浪费生命;要是为了唱歌而吃不饱饭,那实在是太不懂事了。而且,我们不能只是享受和谐、享受自由,我们还要维护它们。

为了诸多的政治权利,我们需要斗争。在国家层面上,与外国侵略者斗争;在社会层面上,与国内各种破坏人民利益的势力斗争。也就是说,斗争是发生在不同层面上的,每个层面的斗争方式不一样,宰牛刀只能用来宰牛,苍蝇拍才是打苍蝇的。比如说,与贪官斗争,会用到警察,用到监狱、镣铐,甚至用到枪支,一般来说,不会用到军人、坦克、战斗机,这就是区别。上面提到我在哲学上的追求是接纳一切,那在政治上讲斗争,是否与我在哲学上的追求矛盾呢?不矛盾。接纳是一种心态,是欣赏一切,是开放胸襟。斗争是一种行动,是保护人民,是捍卫利益。我们要在斗争中,改变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让自己更有智慧、更具慈悲、更加勇敢。我反对国内外各种伤害人民的势力。面对强大的伤害人民的势力,作为个体的人民,有时会感到害怕,但我要说,你可以暂时妥协,也可以暂时沉默,但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放弃,一有机会就应反抗。我们有必要解决好谁怕谁这个问题,是外国侵略者怕中国,是贪官怕老百姓。事实上,大多数人民并不好斗,不会为了斗争而斗争,都是热爱和平,要过好自己的日子的。

在宗教上,我的追求是:吸取每个宗教的智慧,让宗教带来美感。

宗教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就是能拓宽一些人的思路,让人知道世界不是只有眼前的东西。如果我们用一般人的思路,在一些问题上想不通了,那我们可以通过对宗教的了解,让思维变得灵活而丰富。每个宗教都是有局限性的,当我们用宗教的思路,又在一些问题上想不通时,那就可以再把这种思路抛弃。世界,也不是只有某个宗教讲的东西。宗教还可以带来高超的艺术、特殊的美感,让世人十分享受。文艺创作可以吸取宗教的手法,提高效果,让文艺有一种超越世俗的、令人陶醉的美。

任何一个宗教,都是有利有弊的。当一个宗教弊大于利时,那个宗教就会消亡;当所有宗教弊大于利时,宗教就会消亡。消亡不等于主动让它灭亡,比如一个人年纪大了,老死了,这是自然死亡,民间有的地方还把这个称为喜丧,高兴的丧事,还要庆祝,但你主动把一个人杀死了,那你是犯罪,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不能打压宗教,不能破坏宗教信仰自由。

然而,宗教自由,不仅仅是法律上的保护,更是人们在相处时的尊重与友好。

在社会上,我的追求是:人人以服务社会,作为生活乐趣。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如果在拥有很多朋友,和拥有很多钱之间,二选一,那以目前的社会,恐怕大多数人选择很多钱,如果有人选择很多朋友,人们会觉得这人很高尚。其实,如果价值观发生变化,选择拥有朋友,就成了很自然、很正常的,没什么显得高尚的,这时候,选择拥有钱,反而显得另类了。人们总是喜欢高水平的物质生活,觉得那样很享受,可那样,怎会比人们都友好相处,更令人享受呢?再好吃的东西,也得排泄出去;再好听的音乐,也有播放完毕的时候。金钱只是消耗品。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才是长久的,让人踏实、舒服的。不能总是让人们奉献自己,谁都不会白白奉献自己,而要让人们懂得享受,服务社会就是极大的享受,助人为快乐之本嘛。

这样,所有人都以自己快乐为主,听起来并不伟大,而感官刺激不能让自己快乐,服务世界才最快乐。人人为整体的长远利益付出,以精神享受为主,物质生活也自然会提高。大家都知道,行贿的人,向官员行贿的时候,都要送礼品,即使是高雅的古董,也是让私人拥有了。而如果官员都以服务人民为乐,他对任何礼品都不会特别感兴趣,因为他觉得那些礼品没什么好的,自然不会腐败。我觉得,地球资源是够用的,足以养活每个人,要是国际格局能更合理,如果少数人不那么贪婪,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人类也可以持久和平。《道德经》里讲“祸莫大于不知足”(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足)。改变价值观,人就容易知足。

在历史上,我的追求是:吸取教训,面向未来。我在电视上听过一句话,我非常喜欢,那就是“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有人会说,这句话境界太高,所以一般人做不到。确实,面对历史的惨痛,人们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觉得历史太沉重、太血腥,不愿去回忆,不想跟后人提起,好好地过现在的日子就行了;另一种是耿耿于怀,不能放下仇恨。但我认为,那些历史事件中真正的受害者,是可以同时做到记住历史、放下仇恨的,是可以看到并拥有这个世界的光明的。中国人民,在近代遭受极大苦难,但是,当你回顾中国近代史的时候,你并不会感觉世界很黑暗,而是相信所有苦难都会过去,自己在现实中的一些较小的痛苦也会过去,你会感到捍卫和平的热情涌上了心头。越是历史事件的加害者,越充满仇恨,因为他们不甘心自己失败,内心比受害者阴暗。而进步的中国人民,不仅牢牢地记住了历史,还宽容地放下了仇恨,对外国充满兴趣、十分友好,善意地欣赏各国的文化,包括那些侵略过中国的国家。比如中国人民不计前嫌,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收养日本殖民者留下的遗孤,那些日本遗孤长大后,对中国养父母非常感恩。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优待俘虏,饮食、书籍、运动器械,全部供应,一些美、英战俘不想回国,选择留在中国,有的还与中国女人结婚,组成了家庭。

有两种人,会觉得历史很光明。一种是对历史了解不多的人,根本不知道历史的残酷,过于单纯;一种是把历史看透的人,观察到历史总在进步,笑观风云。只有对历史了解到一半,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才会把历史看成完全黑暗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做那种把历史看透的乐观者。

在文学上,我的追求是:升华世人的思想境界,给世人美的享受。搞文学,需要了解词语、句式,需要把每个字都写得恰到好处,但这只是技术,而出色的文学作品,更需要有作者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词语固然美丽,文学背后的精神,更加美丽。文学作品,要有趣味性,产生吸引力,也要教育读者,寓教于乐,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我一直感觉,把现实存在的东西提炼出来,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是特别好玩儿的事,也是我们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创造、特有的享受。比如说,我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创作进小说里,把不同人的心理、语言都写出来,并对现实发表观点、提出意见,就有一种很爽的感觉。当我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用诗词或诗歌,这种凝练的形式写出来,就有一种力量感,因为一首诗读起来是很带劲的。反映现实,启迪人心,创造美丽,是我喜爱文学的原因,也是我的文学追求。我喜欢大气磅礴、又感情细腻的作品,我喜欢充满正能量、清新乐观的作品,我喜欢内容丰富、情怀高尚的作品。
    我为什么要有上面提到的这么多追求呢?我了解过一些别的残疾人,因为我想知道,我的这些残友们都是什么样的。我发现,坚强、乐观、内心阳光、把自己生活过好的残疾人不少,但我并不满足于此,我想成为一个有追求、有大追求的残疾人。


    如果残疾人以为自己与社会没什么关系,那么社会就会以为自己与残疾人没什么关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下去两者越来越没有关系。这个死结,从哪一头解开都可以,我作为残疾人,我要认为自己与社会有关系,自己与整个世界共命运,这就是我从我这一头,为解开死结而做出的尝试。

这些就是我的追求,不知道你们的追求,都是什么呢?

 


Copying(C) 2025 生命之歌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辽ICP备14001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