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作者/姜颖
作者/姜颖
过去的十年,是我人生转战中重要的十年。我开始为人妻,为人母,也开始学会为人子......如果说十年一个人生计划,我想回顾一下我的上一个十年。
窗外蒙蒙细雨,正是喝茶感慨的好日子。我喜欢在路口看熙熙攘攘的车辆,每一辆车都承载着一个家庭,他们忙忙碌碌,谁也不曾有空停下脚步。我曾最害怕看着日暮一点一点消失,因为那让我会有瞬间的窒息感,仿佛一切都将消失一般,但现在我认为那是生命与生活的必然,明天将又是崭新的一天。
结婚之前的我努力想挣开父母的束缚,真的是觉得能走多远走多远,似乎只有不在他们规划中的空气才是自由的。我曾一度很庆幸我找了一个相隔千里的另一半,自顾自的幻想“海空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未来。是的,我成功了!我说服了父母,成功的嫁给了我爱的他。但结婚没几天,我们就开始商量着来娘家这边生活,因为娘家这边工作更好找,老家那边相对的落后一些。我承认我是欣喜的,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快。真正庆幸的是他跟我来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我们开始了我们的第一个十年。结婚的前三年我们是和我的父母朝夕相处,同在一个屋檐下,我享受着吃着父母做好的饭菜,帮我照看孩子。我突然发现,这才是我一直向往的,爱我的和我爱的人都在我的身边。
三年之后,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步入了“正常”的婚后生活。我们迎来了第二个宝宝,儿女双全,凑成了“好”字。不知几何,我开始注意父母的身体和他们日益增多的白发,我开始祈求时间能够慢一些,不要再让他们变老了。我也开始听着“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是不是我们再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而潸然泪下。我知道我开始慢慢长大,开始害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只是我发现我的长大太慢了,怎么也追不上他们老去的步伐。又不知几何,我不再因为一个小事和父母争论不休,反倒开始了”盲从”和我曾一度认为的“愚孝”。我知道他们已经大半辈子都是这样了,我无需试图改变他们,我要改变的是我自己。不再和父母斤斤计效,似乎生活变得更为珍贵和谐。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告别的准备。父母年龄大了就像一个孩子,他们渴望我们的关注,渴望新鲜事物的介入,让我们和他们之间的代沟小一些,更小一些......
曾经我觉得自己被老天不公平的对待,我好胜好强,我渴望站在灯光闪耀的舞台。我认为我的孩子就是要比别人优秀,我所没有完成的愿望,没有得到的殊荣,我都要借助我的孩子去荣耀。当然,我急躁甚至于暴躁,我会因一件小事他们做的不够好而发火,更会看着他们熟睡的脸庞而懊恼不已。我知道是我的自尊心与虚荣心在作祟,凭什么我做不到的却必须要求他们做到。女儿确实做到了,她成绩一直很好,我也多次受到老师们的表扬和其他家长羡慕的目光。但我又发现女儿脾气暴躁,有些事情没有耐心,急于求成,在困难面前不够坚忍甚至躲避,做的不好的时候更是会莫名的自卑哭泣。这不正是我最真实的写照吗?我不正是经常痛苦挣扎却又没有毅力做好吗?到底是我想站在那华丽的舞台,为了掩饰自己心中那份自卑的可笑自尊,还是孩子真的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我开始关注教育话题,开始学习做父母,开始害怕我的一意孤行造成孩子心理的阴影。我知道父辈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我不能再重蹈覆辙。我开始假模假式的捧起书本,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我开始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开始慢慢有勇气向孩子承认错误。我知道我还是会少不了的暴躁,但我也知道了事后去弥补去改善。很庆幸闺女二年级开始接触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一些专家那里我学会了对于孩子“易子而教”的理论,真正的爱是母亲不需要表达抱怨,而孩子却能感受的到的。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孝经,孩子知道了孝,也就知道了生而为人的意义与责任。果然老祖宗留下的中国五千年文化有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所在。以前我的观念是学习除课本以外的知识对提高成绩是没有帮助的,但现在我发现,短暂时间内是没有帮助,但知识的储备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能无形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涵养。只有你肚子里有了知识,你才能有应对无数变化的能力与勇气,从而有选择生活的底气。我想我该慢下来,静静的让孩子体会知识的魅力,一时的成绩得失不再计较,只有她的内心足够强大,她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似乎开始醒悟了,我慢慢蹲下和孩子交流,慢慢让自己不再高高在上,在教孩子学会耐心的同时,我也一遍遍提醒自己:学会延迟奖励,静等花开。慢慢的静下心来,也慢慢的看到了孩子更多的优点,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感恩我的孩子,让我时不时拿起手机更多的是打开百度,为了查证她的问题;感恩我的孩子,是他们带着我成长,让我体验到了一种毫无戒备甚至可以献出生命的爱。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一种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我为他们付出了一切,其实真正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感恩老天赐予的这份生命的礼物!
有很多人形容婚姻说是像一场赌注。很幸运,我的上一个十年,他没有舍得让我输。开始的网恋是不被认可的,但他来到我所生活的地方定居,并且在一个工厂整整工作了十年,我佩服他的毅力与勇气,这份毅力是我没有的。父母慢慢从心底关心疼爱他,在生活上给予我们更多的帮助,我们也算是有车有房,其乐融融的生活了!他不是别人所说的那种有能力有抱负的人,只是勤勤恳恳,日复一日的做着相同的工作;他的收入也不高,仅仅够维持我们四口的日常开销。我们两个人似乎都属于“没心没肺”,不愿多想以后的人,但他给了我一份平静和心安。十年来,我们基本没有过争吵,好像彼此都不愿把时间浪费在吵架上。我们时不时的会互相讲一些小笑话,他知我在家的不易,我知他工作的辛苦。这十年,他都是白班夜班的来回倒,我喜欢享受等他凌晨下班回来给他做口热饭,他也很享受我为他夜里留着的那盏灯。虽然只是十年,却像是老夫老妻般的熟悉,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们互相都能明白对方。认识他之后,我的自卑心理慢慢改善。正如他说的“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没有什么可掩饰的”。他比我坦诚,没有像我的遮遮掩掩。我们会在大街上牵着手,他也会在我累的时候自然的背起我。即使没有物质生活的满足,但有“波澜不惊,一如既往”的平凡。今年我们两个开始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了百日成长计划,我们会在手机上一起听怎样调整心态,构建和谐家庭以及教育子女的一些问题,我们会向对方表达想法,也更懂得了表达爱。我们深知有什么样的因,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果,所以我们感恩生活,努力做到“心如止水,良知清澈”。
所谓的蜕变,不一定要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它可能会是一种缓慢的宁静的心底里流露出的成熟与幸福感。感谢身边亲人的包容体谅,让我能够被生活温柔以待,让我有时间慢慢成长,体会生活的美好,让我有时间慢慢品一杯茶,在这里回顾我的上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