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的牛延松——作者/王乃飞
作者/王乃飞
牛延松是一个残疾小伙,他乐观向上,喜欢体育运动,还能写些文字。我是在一次聚会上偶然认识他的,以后我们就成了朋友,我还断断续续地听了他的故事。我觉得他是一个可以写一写的人,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多少骄人的成绩,但他一直在追梦的路上奋力奔跑着……
一、童年的时光
当年,牛延松呱呱坠地之时,给这个家里带来了无限希望。可出生几个月后,就被家人发现异常,到医院一查,才知是先天性脑瘫。这给家里蒙上了一层阴云。
可母亲并没放弃他,等牛延松长到几岁,母亲就强迫他独立行走,经过锻炼他竟会走路了,走姿虽不太美观,但总算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道路了。他两只手虽不太灵便,也能拿得了东西,生活上能基本自理,母亲也算是松了口气。
等到七八岁,牛延松上小学,他说话吞字不清,往往说几遍老师都听不出什么意思。手也不听使唤,写出的字歪七扭八的。并且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从不让他参加的,他就像是一个局外人,在一旁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蹦蹦跳跳的,心里很是眼热。
牛延松是个有韧性的孩子,什么事不管多么艰难,他只要想干,就一定要干成才肯罢休。在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每年春季都要开一次运动会。每到这个时候,牛延松心里就会蠢蠢欲动,他也想参加运动会。可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残疾孩子,根本就不考虑的。
练跳远时,他鼓足了劲头,猛跑几步,准备向沙堆上跳去,这时却又没了勇气,一时愣在那里。老师喊他闪开,另一个同学一跃而过。他站在那里,心里很难受,决心一定要跳出去。等大家都去参加运动会了,他就一个人在学校操场里默默地练,一遍不行又一遍,最后他终于跳出了那一个距离。他很兴奋,可身边却没有掌声。在村里念完小学,要到镇上初中,别的同学都骑着自行车去,可他有残疾,父母没让他学自行车,就让年老的爷爷带他上学。
牛延松便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他瞒着父母偷偷地学,不知摔了多少跟头,不知在路上发生了多少险情,最后他竟然学会了骑自行车,虽然骑起来歪歪扭扭的,但他能骑着车子到很远的地方了……
从这几件事上可以看出,这是个多么倔强的孩子。他每完成一件事,都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而他却克服了身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完达成了目标。
牛延松喜爱运动,喜欢武术。那些年里,他最爱看武打片了,并且还跟着里面学,一招一式地地比划着。那时候他最崇拜的就是李小龙。他到处收集关于李小龙的资料及画像,哪怕一小点东西,他也会珍藏。他梦想当一个功夫明星,像李小龙似的到处拍电影。可是,这个梦想很快就被否定,由于他身体的局限,他是不可能当电影明星的。
有一次,他在电视里,看到有残疾人运动员,在体育场上也一样能展现自己。他的心里就萌生了一个愿望——将来当残疾人体育运动员。
牛延松把这个梦想悄悄地跟母亲说了,母亲没说什么,当时家里很困难,也没这个能力把他送到体育队去。
可是,这个梦想却在牛延松幼小的心里生了根。
二、打击与坚强
虽然牛延松有残疾,但他同样有着一个童年的欢乐。有无忧无虑地玩耍的时光,有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的时光,有被父母疼爱的时光……可是,当他迈入十八岁这一年,他的人生却发生了剧烈的震荡,几乎要将他击垮。
那年,牛延松的母亲突然得病去世,这对牛延松的打击很大,母亲是他唯一可以倾诉心声的人,也是这个世上唯一了解他的人。紧随着母亲的离去,接踵而来的是父亲的出走。父亲突然离开了这个家,他没为牛延松留下一句话,没说为什么走,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就这么在他的生活里消失了。或许,他是在家中看不到什么希望了,没勇气面对了,才选择了出走;或许他想出去挣更多的钱,给儿子看病,让生活好起来……不管怎么样,他闪下了只有十八岁的残疾儿子牛延松。
这一连串的家庭变故,让这个还没有多少经历,还需要大人历练的孩子,一下子就懵了,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消沉过后,牛延松看到了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在家里他是唯一的年轻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他消沉下去了,这个家可怎么过呀。
牛延松立即感觉到肩上有了担子,他必须顶起这个家来,让年迈的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他决定要挣钱,要顶家,要让日子好起来。于是,牛延松便走上了谋生之路。那些年来,他什么活都干过,在集市上卖过苹果,卖过烤地瓜,养过鸡,还收过废品。因为他没交管理费,被城管轰走过;因为他刚上来不懂规矩,占了别人的摊位,差点就挨了打;因为他轻易相信了别人,被骗去了钱;因为他身体的残疾,被集市上那些小混混欺负,白拿了东西不给钱;因为不懂养殖,那些鸡得了瘟疫,一只只地死去了……委屈、痛苦、迷茫、无助……所有的这些,他都经历了。并且,他在这些经历中,变得越来越坚强。
最后,牛延松干起了收废品的生意,每天蹬着三轮车,走乡串户,不管是什么,都收入他的破三轮车里,再蹬着车子走下十几里,到收购站里卖掉。虽然收入很微薄,但至少解决了他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他每天都乐呵呵地蹬着三轮车到处跑。
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让牛延松逐渐走出了生活的困境,当地政府相继为他入了低保,盖了安居房,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他的生活终于稳定了下来。
三、梦想还在路上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个激动人心的一年。奥运会期间,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创造许多奇迹。
在残奥会上,中国的残疾健儿们奋力拼搏,勇于夺冠,为国争光。其中北京残奥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的决赛里,中国选手崔娜击败对手,为祖国摘得一枚金牌。而这个李娜就是牛延松的老乡,在离他不远的另一个镇上。
李娜登上领奖台的那一瞬间,牛延松在电视机前万分激动,他为老乡喝彩,同时也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这些年来,他为了生计,为了挣钱,他几乎都把运动的事喜得贵子放下了。而那一刻,他又看到一个希望:作为残疾人的他,也同样可以赛场上夺冠,也同样可以为国争光。
夜里睡不着,牛延松就开始谋划自己的人生:一生难道就要这么毫无波澜地过去吗,他完全可以活得更精彩。
于是,牛延松便重新拾起以前的激情,再锻炼下去,要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实现当年的梦想。牛延松每天天还不明就早早地起来,围着村子的公路跑一圈,然后再练蛙跳、压腿,每天就这么不停地练,练完之后再去收破烂干家务。
牛延松说,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他最爱跑步和举重。他每天也都在为这两个项目积极准备着。并且,他还买了双节棍,按着网上的视频,每天都挥舞着双节棍,有模有样地练着。在周杰伦《双节棍》的音乐下,牛延松挥舞着双节棍,那一招一式都很认真。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秋天,牛延松突然接到市残联打来的电话,说市里开展了一个残疾人运动会,邀请他参赛。他就兴冲冲地报了名。
牛延松就如一只“初生的牛犊”,敢上刀山下火海,也有着一股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牛劲”。第一次参加体育比赛,他报的是铅球项目,并且是出手不凡,获得了比赛第三名。那次比赛,他还意外结识了残疾人自行车健将郑元超。那时候的郑元超,已经是残疾人体育界的佼佼者,摘得了世界级残疾人自行车比赛的好几个奖项,也是章丘残疾人的骄傲。并且郑元超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他是个骑自行车的好苗子,便对他留了意。
这件事,牛延松并没放在心上,可不久郑元超又联系到他,跟他说了许多关于自行车比赛的事,问他愿不愿意学自行车。有贵人相助,牛延当然乐意了,于是他就进入省残疾人运动会,作为一名业余运动员,开始了艰苦的锻炼。
2018年8月,第十届山东省残疾人运动会开幕,来自全省的各路残疾人健儿,云集青岛。那是一场让他终生难忘的赛事,比赛中他把积蓄多年的力量都用上了,虽然没获得名次,却得了“道德风尚奖”。
以后,牛延松又陆陆续续参加了很多比赛,获得了各种奖项。每次比赛,对他来说都是一次磨练,每次比赛,他都向着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牛延松知道,他的体育梦还在路上,或许离着实现梦想,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但他作为一个追梦人,会一直向着那个梦想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