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博晓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各项社会保障。说这些要特别感谢!看不见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从那时刚开始麻木。后来慢慢的明白了变成了惊恐。再到慢慢的适应,再后来一直到现在。从开始看不见现在说是习惯也算是习惯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拓展训练吗?现在社会的进步,保证完善。使我越来越感觉以后的生活有了分寸。至少是摸着石头过河也有着落。刚开始没有什么想法长远的、暂时的、眼前的都没有。只能慢慢的一天一天的空白的过去。学习前途在哪里?正常的学习没有了。人生像是离开了请人开辟好的道路,开始进入了未知的人迹罕至的森林。也不是没人来过只不过是没有很多痕迹只能重新摸索。从1996年到2000年天天在家里在床上躺着或者坐着听电视。没有见过这样的什么经验都没有。而且各方面都不行。到2000年上盲校之前什么都没有。后来上了盲校虽然这里不是想象中的人生虽然很陌生。但是不是说什么都是把双刃剑吗?所以慢慢的适应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在学校住校,以前也不是没住过校。但是那是眼睛好。现在在这种情况下。感觉能力更增加了。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渐渐有了模糊的感觉。刚开始学习是很困难的。摸盲文系盲文点位都不是问题。最难的是摸盲文。因为后天的原因,再加上比较笨。一直摸。写的速度都很慢。但是只要开窍了。有句话怎么说的?好像是上路了。就能从到处碰壁逐渐的走向正轨尽善尽美。刚开始看不见的时候。到后来治病的一段时间。人生没有目标什么都没有,以后的生活学习怎么办?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学习,保障问题却提到了眼前。以后怎样生活不知道这是个难题,没有工作没有能力怎样生活。当时的保险公司。家里有想给我办。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明白了那些有固定工作的都有养老保险退休了就可以有保障。当时才不到20岁虽然退休还早呢。但是想一想也是个非常愁的事,只是很羡慕那些有固定工作单位的。没有保障生活怎么办?当时保险公司有家里想办这一种。但是保险公司的性质是挣钱的条件比较复杂所以放弃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政策的完善。没有固定工作的,也可以办社会养老保险。保险公司条件苛刻的养老保险不再考虑了。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转。养老保险对自由职业和残疾人的更广范围覆盖,随着社会的进步残疾人的保障也越来越好,以前不敢出门从新闻里听到的各种交通事故的消息。感觉从楼上到楼下都很危险。想出门那是很不能想象的。后来。各项无障碍设施越来越保障。遍布的摄像头道路上的盲道越来越规范。人行横道的越来越规范。路口的一些交通装置,出门心里有了谱。自己第1次出去感觉到很不一样。心里特别喜悦。越来越齐备严格的交通规范,感谢法律法规人大代表会议的一次一次逐步改进法律。每个方面都完善了对残疾人的保障。有了保障对以后的生活就有了感觉。心里不再虚无缥缈。摸不到听踩不到地加上上学。科技越来越进步。对盲人的无障碍产品。读书机读屏软件。感觉眼睛失明。引起的差距这个旷野中的篱笆。这个障碍越来越忽略了。有时感觉盲人和普通人是没什么区别都一样。现在经常想。这些发明读屏软件的科技人员应该发一个大奖给他们。能上网、能听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收获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其实残疾人联合会应该给这些科技人员发一个大奖,是这些科技人员,拉近了社会和残疾人的距离。虽然以后干不了真正想学习的学科干想干的职业。但是已经比以前很接近自己的兴趣了。虽然目前的职业很不满意。但是有了这些科技的帮助。生活有了别样的色彩。而且还思想不像以前那么死气沉沉。对以后的生活有了应对的能力,感谢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政策的越来越完善。
作者/陈静波父亲是商界名流,在商界里有很广的人脉,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女儿学业有成很有才能,是单位里工作强人,深得上级领导的重用,应说这是位理想的父亲。然而他时常会落泪,莫非是为理想生活感动得落泪?女儿的优秀对于父亲来说只是表面的浮华。那他是重男轻女,父亲给女儿人生正确的指引,生活上众多的帮助。婚嫁时家里除了给她妆奁外,还提供了豪宅和轿车。好让夫婿善待他们家,夫婿跟如此有个人才能,家境相当的女性结合,能不善待吗?况且他是岳父千挑万选的意中人,父亲说他们家择婿不比一般人家,更要慎重。年近七旬父亲的脸上总少不了一丝愁云。世界上一件快乐的事不可以替代忧虑的事,但一件忧虑的事却可以抵毁所有的快乐。女儿一切并不能带给父亲多少心灵的快乐,她不是父亲的思想重心。父亲的思想重心,忧虑是跟女儿一起降生的儿子。当初两个孩子一起到来,一喜一忧。喜的是女儿健康伶俐,成长不需要长辈费多大的辛劳,忧的是儿子身体上的不便,周围一些人奉劝放弃儿子,反正有个正常的女儿。大概是有着骨肉相连的父子情,父亲不这样认为,儿子是鲜活的生命,有健全的思想。尽管身体上的不便利,却不能另眼相待。儿子喜欢的事尽量让他尝试,尤其上学一定要入普通人的学校。身体上的不便没有困惑他上学的生涯,跟优秀生的妹妹成绩不分伯仲,父亲更注重是儿子的学习成绩,这不是注重儿子,而是注重弱者。妹妹对于这哥哥心存爱的嫉妒,认为他是次人一等,有损家里的形象,何必要关注他呢?因此两人不在一处就读。小升初时两人的成绩同样优异,本可以进入同一所中学,妹妹远离了哥哥,去了另一所中学,中学升学妹妹录取了重点学校,哥哥听取父亲的意见去了专科学校。父亲在儿女的谢师宴中感慨自己也可以算是幸福的人。自己的事业顺风顺雨,儿女学业优秀。其实人类的幸福也就这些吧!事业有成、家庭和谐、儿女聪慧。儿子除身体以外其他跟一般人没有不同之处,在外日常生活绝不用家里人劳心,跟人交往应付有方。顺利地走出专科学校后,进入工作岗位,他恪尽职守。一位外形可以的女子主动走近他,儿子真是幸运儿。父亲更多感到惊讶,忧虑,忧虑这女子会是儿子的情劫吗?难道残疾人不可拥有正常的恋情吗?父亲的忧虑是多余的吗?结果美好的恋情败给现实的婚姻,婚后两年妻子不辞而别,留下了一个婴儿。当初父亲的忧虑不是多余的。不论如何儿子有了生命的延续,但这让父亲及全家人感到更伤心,孩子是另一种身体障碍,婚姻的支离和孩子的障碍没有击败儿子生活的毅志,在事业上依旧是兢兢业业。甚至是用集中精力工作方式来排泄心中的不愉快。婚姻后的不幸接踵而至,人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是自身,一次很普通的感冒,使本不太便利儿子的身体雪上加霜,成了重残者。父亲商界的成功对于儿子是那么的无力,女儿的完美不可以抵换儿子,父亲面对儿子无奈地落泪,妹妹的不理令父亲悲愤万分
作者/王志峰人间最大的爱,莫过于父母之爱。父母的恩情,比山还高,比海更深。他们无私奉献,他们不图回报。他们任劳任怨,他们不辞辛苦。他们赋予了我生命,他们每天辛辛苦苦的照顾着我,35年如一日,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你们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本来是安度晚年的时候,为了我却还在这里日夜操劳。这些年你们不管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知不觉皱纹已爬上了你们的脸庞,把我们养大了,你们也变老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抚养一个重度残疾的孩子都是很辛苦的,小的时候带我四处求医问药,就盼着能把我的病治好或者是减轻。我知道,世界上最爱我、最疼我、最在乎我的人就是你们了。我会开开心心的生活,也会好好努力去实现梦想,去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更主要的是想回报一点点你们的养育之恩,我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照顾你们,我现在每个月也有固定的工资补贴了,这些收获离不开你们平时对我的教导和对我工作的支持。以后我可以用这些钱给我们家里买一点生活用品,虽然不多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我会一直努力,相信以后的收获会越来越多。你们对我的爱,对我的付出,千言万语也诉说不完。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今生今世也报答不完。愿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愿我们一家人平安幸福到永远。
文/范统人生会有许多际遇。史铁生先生的存在,不能不说是改变我人生的超好际遇。与史铁生先生的际遇,这或许是上天故意恩赐给我的一杯圣水,清洗我精神或者灵魂的际遇吧!一个好的际遇永远抹不了,一个史先生永远忘不掉……在我刚满周岁的时候,一场持续不退的高烧,在烧掉我健康的同时也烧掉了我在这个地球上留下任何足迹的任何机会了!记得一九八七年,县一家社会福利单位赠送给我一辆手摇轮椅,并接纳我为本单位的一名职工。有一年,我在村口遇到一位收废品者,他向我借火吸烟的同时,随即也递给我一支。在吸烟的闲暇与闲聊之际,我随手从他的手扶拖拉机的废品中拿起了一本既无封面也无封底的破旧书籍。只有在书脊上依稀写着“一九八三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集”的字样。我随意翻弄着书页,无意中被其中一页里的作者简介吸引住了。现在想想,其他的内容已记不清了,只深深的记得:史铁生,北京人……作家……双腿瘫痪……烟蒂烧疼了我的手,但将史铁生的名字烙印在我的内心中,深刻在我的灵魂里……于是,我便花了五角钱买下了这本书。史铁生……作家……双腿瘫痪……?史铁生……作家……双腿瘫痪……?从那时起,在我心底的山谷,一个砸不掉的回音便永恒了!双腿瘫痪的人可以写小说?!史铁生先生的笔顷刻间变成了一把坚硬的锤子,击碎了我双腿瘫痪的人写小说只是痴人说梦的魔思!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写小说,但史铁生这个名字的出现,至少让我这个从小就喜欢读书的瘫痪者找到了好好活着的充分而坚定的理由。这种坚定的理由无疑也是一次与文学相伴终身的际遇。从此,我便陆续托人回了买史铁生先生的书。如:《病隙碎笔》、《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扶轮问路》和一些其他的文学书籍。在这些史先生的著作中,让我特别钟爱的算是《扶轮问路》这本书了。从这本书中,我不仅吸取了文学的修养,更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挫折和病魔,从而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以后的日子,在我的生命中,因为有了书本,寂寞便演变成一种明月样的安静。我的生活中,因为有了史先生,孤独便升华成一种金秋般的深远…… 史先生说:“幸福是靠自己去寻找的,无论你在空间的哪一个角落,在时间的哪一个时刻,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别人可能一辈子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捧着先生的书,思考着先生的话,一天天,一年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唯一。终于有一天,我在我的一篇获奖文字的获奖感言中找到了答案——一次次的跌倒,砸碎了一支支钢笔;一支支的笔碎,挤压出一滴滴的泪水;一滴滴的眼泪,打湿了一个个的夜晚;一个个的黑夜,幻化出一层层的梦想……没办法,我爱她,一个叫“文学的女人”。无论她是美女,也无论她是野兽……生活是公平的法官,在判夺我支配身体自由的同时,却给予我自由支配时间的特权。我用我的特权,紧抓着那个“女人”的发辫,发着狠,咬牙切齿般让她陪在我孤单而不孤独的身边!我知道了,这是我的感言,也是我的幸福,更是我的唯一。为此,我捧着史先生以及其他各样的书籍,同时也捧回了几十本红红的获奖证书,我残缺的生命价值就在这一本本证书中得到了体现!当他人正在为升迁或者为了金钱而精疲力竭起早贪黑奔波于劳苦之中的时候,(生活中,有的人或有的事物虽然有作用,但未必有作为)我却守着自己特殊的幸福,享受着自己金贵的唯一。从而与史先生一起“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当年,我不会想到,我从废品堆里挖掘到的却是精神宝藏中的一件精品!史先生是我精神的红娘,将文学这个女人悄悄地推在我的身旁。或许,我与这个女人前世已有约定,注定今生一见钟情。我坚定的选择了我的爱,我狂热地爱着我的选择。或许有一天,书本便是一顶迎亲的花轿,抬着我的新娘缓缓的向我走来,我就用我的笔,掀起她遮面的盖头。史先生的地坛在北京中,我的地坛在史先生的精神里……“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的房间是不用打扫的,史先生的“精神扫把”已树立在其中。我高举着它,舞动起阵阵清风,让灰土无力靠近,让尘埃无奈远行……史先生双手扶着他的双轮,力压着尼采和凡.高两位大师的关于生命的哲学。以先生独有的哲思发出大师级所独有的生命答卷:“这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经弄懂了他多少,更是说,譬如‘法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问与祈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爱命运’既是爱上帝——上帝创造了无限的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设若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在了别人,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而凡.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一次次捧起先生的书,一次次思索着先生的“轮转”哲学。就觉得,捧起的再不仅仅是一种幸福,更觉得,捧起的是先生于我的一种暗示:存在之轮,转若日月。无限之转,轮如昼夜。昼夜的形成就在于,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反复循环,如此轮换,自然如此,命运亦如此。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法轮常转,规律不减。因为严寒,你易拒绝冬天?因为酷暑,你易把太阳摔烂?你拒绝不掉冬天,你更摔不烂太阳!严寒,寻一取暖的炉。酷暑,找一遮阳的伞。天黑,可以脱掉沉重的衣服!四肢朝天,舒舒坦坦。天亮,再去穿起沉重的衣服!四肢伸展,掐掐算算,干什么?怎么干?自己说了算!有限的生命就在这劳与逸,苦与乐,接受与挑战,忍耐与改变中迎接着生活“法轮常转”的循环。在你处的陌生的地方,停下你的脚步,熟悉她……在你处的熟悉的地方,敞开你的胸怀,拥抱她……史先生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倘若如此,既然是节日都应该是喜庆的。倘若如此,我们每个人不正是在为必然降临的这个节日营造着一种张灯结彩的氛围吗?生命是一条犹如迷宫的路,史先生扶轮问路,已走向这个必然降临的节日。生活是一本厚重的散文集,我在扶轮阅书香,迎接着这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史先生——生命医治无效……精神永垂不朽……!秋天悄悄的来到我的身边,我的心悄悄的留在夏季……我,暂且合上书本,转动着我的轮椅,面朝着史先生渡节的圣堂。我以我的方式,借一缕秋风,捎去我冒着热气的毕恭毕敬的心意——一鞠躬,扶——轮——二鞠躬,开——卷——三鞠躬,阅——人——生——人生会有许多际遇。史先生和书籍的存在,于我,是一种冰坨与太阳的际遇……春天的早晨,微风习凉,我就在村前的湖边,坐在我的轮椅上,面朝着梦里首都的方向,行着我特有的注目礼,眼里落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朦胧着看着我慢慢落入北京的身影融入七月的天安门广场上与华夏儿女一起跳舞......
作者/丁小龙残疾人,最大的困难,就是就业问题,很多公司同样招牌人员,宁愿录用一位身体健康的正常员工,也不太愿意去录用一名残疾人。我先天性,一个眼睛低视力,另一个眼睛失明,父母没有带我去办残疾证,想让我跟正常同学一样生活和学习,在普通学校就读的。但是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等到就业的时候,就遇到很多阻碍。在校读书,优秀班干部,各种荣誉都得过,一点不比普通同学做的差劲。但是就业时候,就不一样了,很多面试单位,看了我的健康表,就没有下次了。比如老师第一个让我去面试的公司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后勤工作,面试看了我的健康表就否定了,机场工作对视力要求很高的。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录音复核工作,视力不好的人,一般听力都不错的,这个工作觉得也蛮适合的,做了几年。但是也有不足之处,不是每天有活的,有时候一个月做十几天,等节假日时候,2个月可能没有项目,就在家休息,也没有工资的,而且又不属于正式职工,养老社保都没有的。我跟公司商量给我转全职,他们不同意,反正还听了一堆企划。当然在这期间也找过很多单位,公司,都需要有残疾证,才肯录用,后来我家人在通过朋友的劝说下,给我去办了残疾证,长期做临时工也不是一个办法。本来我父母也不懂,就认为残疾证没有什么用处,工作怎么会找不到,不知道残疾证的含金量这么高。有了残疾证之后,通过所在的当地残联,也等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找到跟自己合适的工作。相对来说,我比较幸运的,跟很多重度残疾的伙伴比起来,幸运的多,可以自由出行,就是用电脑的工作,不适合我去做,不用眼睛的工作,还是能够胜任的。
文/恩光一个充满天真的故乡叫相公童年冬天的故乡是那么可爱如同不分左右手的孩子当温暖的太阳爬上屋顶时让院里的小狗又有了几分困意而那门前的几亩农田早已有了使命的气息瞬间一阵微风吹过一群和谐的音符撒满整个田野给整个冬天穿上了喜庆的嫁衣
作者/解红尊敬的老师、志愿者朋友、残友们,大家下午好!值此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相约在此,共同学习剪纸艺术,传承非遗文化。三月已去,四月来临,古城徐州细雨纷纷,都说春雨贵如油!真是一场及时雨,承蒙郑老师错爱,提议我为大家教授剪纸技艺,不胜荣幸,非常激动,同时也很忐忑,因为好多人都称呼我“解老师”,我从来不以“老师”自居,我也是个学生,学无止境。就让我们通过了解非遗文化,和大家共同学习中华传统剪纸工艺制作流程,了解剪纸艺术技能,以期增强大家的手工制作的兴趣和信心吧!恰逢今天是“自闭症”日,让我们多关爱自闭症人群,给予他们善意与包容,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感觉到世界的温暖!我相信世界一定会更美好!下面,我们言归正传,了解一下剪纸这一门古老的艺术。剪纸,不但与中国的国画、书法、京剧、中医一样是中国的国粹,而且是中华先人留给世界的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她也是一门精细的手工活,既要心灵手巧,又要兼有设计、绘画等等方面的知识与才艺。于是,我开始刻苦学习与之相关的书法、绘画、装饰设计等,发扬和传承师傅的工匠精神。每当逢年过节或是遇到吉日,都会买来大红纸,帮他们剪个喜气洋洋的双“喜”字、“福”字贴在门上、墙上、窗户上,剪纸的内容丰富多彩,寓意深刻。去年,我在团市委、国土局、广电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金土地》大赛上本人的剪纸作品荣获一等奖;因为我创作的有关抗击疫情的作品就是非常具有特殊意义的,我运用剪纸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非遗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在文博会,我的抗击疫情剪纸作品一举夺魁,获得银奖。在华东地区残疾人才艺创意大赛中我的剪纸作品获得两个三等奖。初学剪纸所需以下剪纸工具、材料、书籍等一、剪纸工具:剪刀、刻刀、小刀、磨刀石、垫板、铅笔等各色笔(画稿用)、橡皮、钉书机、尺子、回形针、塑料文件夹、打印机、剪纸装裱用具等等。二、剪纸材料:红纸(宣纸)、彩纸、红宣、黄宣、黑宣、蓝宣等,拷贝纸(描图用)、植绒布等。三、剪纸资料书集《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剪纸入门》、《剪纸画册》、《剪纸杂志》、《中华剪纸》《学剪纸》等等。四、初学剪纸基本步骤初学剪纸时,首先要掌握剪刀、刻刀的使用方法。先准备几张图样和练习纸,用来练习过渡。选用红纸、彩纸剪刻比较方便,因为红纸、彩纸比较厚实,不易刻烂等特点。宣纸相对绵薄,植绒布不好上手。1、准备好红纸和图样(剪刀、刻刀、小刀、钉书机、尺子、回形针、塑料文件夹等工具)2、装订(把外部空白处订上,固定底稿和红纸)3、剪(刻)时候,先内后外,先繁后简,从中间往外围开始剪。4、完成作品时,再仔细检查一下(是否有漏掉的或是没有剪到的地方)进行补救、修饰。使作品更加完整美观。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听完有艺术关剪纸知识介绍后,让我们一起动手体验起“红心向党”剪纸团花。在我的耐心指点下,一张方型红纸,经过反复折叠、剪刻,变成了一个中间五角星、周边花型各异的红心围绕的中心对称图形,美妙至极。学员们太棒了!当传统非遗融入蜗牛的梦想,当爱心与五角星在红纸上相聚,一定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奇妙体验!(当我看到盲人朋友在我的细心指导下也剪出一幅精美的作品,着实令全场的朋友们为之动容,她开心的样子真美!)一堂别开生面、生动有趣的剪纸课很快就结束了,大伙儿各自剪出精美的作品展示出来,每个人心里都乐开了花,意犹未尽的说:期待下次还能听我的讲座。就这样,我频繁受邀到各大社区教授残疾人剪纸艺术。残疾朋友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剪纸,不敢动手,也不知道从何而剪。我都会不厌其烦、一对一耐心细致的给他们讲解,并告诉他们:只要心有阳光,何惧脚下黑暗。只要心中有爱,就会赶走阴霾!我还多次参加社会公益组织活动,自掏腰包传授剪纸技艺,给残疾人、社区人员、儿童、待业青年讲课。发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掌握一门技艺,让剪纸走入市场,带动很多人致富。